作者丨HRLogic编辑中心
近日,坊间流传着苏州佳能开始大裁员,由于市场收缩裁员规模涉及上千人。
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佳能苏州裁员赔偿刷新了外企裁员的天花板——裁员赔偿为N+12或2N+12。
对此,佳能苏州官方接线员回应:赔偿N+12或是2N+12的消息是假的,公司不是在裁员,是再就业!
01、佳能裁员,补偿方案火了
说到裁员,通常员工都会怒气冲冲,怨声载道不配合,但佳能的裁员,却是欢声笑语一片。
原因是网传的佳能苏州此次裁员,给到的补偿是“2N+12”或“N+12”。
按照这个赔偿标准,一位在佳能苏州工作10年,月薪1万的员工,此次最高赔偿能获得2N+12,将近24万的赔偿。
很多企业在裁员时,别说2N+12了,能够遵守劳动法给“N+1”的企业都不多,不得不说,佳能的裁员赔偿真的是天花板了!
随着热度的上升,佳能苏州官网接线员回应称:赔偿N+12或是2N+12的消息是假的;公司不是在裁员,是再就业,即员工可以自己选,达到标准有赔款,但补偿标准不清楚。
大部分网友都表示:待遇真好,能赔偿这么多,立马走人。
其实,在2022年佳能珠海因近年来全球照相机市场急剧萎缩,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裁员,并且赔偿金非常的丰厚。
补偿金分为五部分:经济补偿金、特别慰劳金、就业支援金、感怀铭记奖金以及春节慰问金。
(上下滑动看全图)
小逻辑算了下,按照佳能珠海裁员的赔偿标准,一位在佳能珠海上班10年,月薪1万的员工能获得将近26万的赔偿。
另外,据当时的消息称,有佳能珠海工作了30年的员工最终拿到150余万元的补偿,相当于一笔丰厚的退休金了。
虽说佳能的裁员让不少网友都羡慕,但说到裁员这个话题,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敏感的。
于企业来说,裁员通常都非常棘手,裁员赔偿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裁员后的团队士气更是难以重振,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轻易裁员;
于职场人来说,赔偿金大多不足以抵扣空窗期的损失,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佳能这样的大手笔公司,大部分人在被裁员之后,都需要尽快寻找下一份工作,而这个过程也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02、企业倒闭前的3个征兆
当下的大环境,许多企业都在断尾求生,裁员或许也是一种征兆,作为打工人,有所了解,才能提前准备。
之前,知乎上有一则 #一个公司即将要倒闭的征兆是什么#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有网友表示:当公司开始抓考勤、频繁换高层、新招的员工水平越来越差的时候就是要倒闭了。
也有网友表示反对,抓考勤是大部分公司都在执行的管理举措,以此判断公司是否凉了,有失偏颇。
那么,有哪些迹象表明公司快要不行了?
1、老板性情大变
在创业期的企业,大多数老板的眼睛都在客户、业务上,若老板突然性情大变,把精力放在批判员工时,企业多半是遇到危机了,且危机不小。
A今年2月刚进到一家互联网公司,百来人的规模虽说不大,胜在小而美,老板大多数时间都在全国各地飞,很少见得到本尊。
但从6月份开始,老板突然常驻公司,每天都在办公室关起门来开会、随时传来暴怒的声音。
渐渐地,同事们发现原有的福利都被老板一样一样砍掉了,老板总喜欢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抠细节,如员工今天穿拖鞋、雨伞没放好、本月的纸巾用超量了……
当老板性情大变时,也许就在释放某种危机。
2、工资发不出来了
众所周知,工资一月一结是法律规定,也是职场默契,当公司开始长时间拖欠员工工资,就要有所警觉了。
当一家公司开始裁员、降薪、拖欠工资的时候,大多都是资金链出现问题,若在短期内领导层没有办法扭转危机和外部的资金注入,公司很难继续维持正常运营。
3、开始大裁员
这个时候大部分公司已经进入到断尾求生的危机时期,通常在大裁员前会有这些征兆:公司人员只出不进、人力资源部停止了招聘工作、身边的同事突然“消失”……
如B所在的公司,最近就发生了“投放部门消失”的事情,明明前一天还在和投放部的同事对接工作,第二天来到公司没看到人,发信息过去,对方表示昨天下班前部门集体被约谈,从离职到赔偿,5分钟搞定。
B所在的公司,投放部是负责花钱的部门,当公司出现了财务危机,已经无钱可花,砍掉花钱的部门来断尾求生。
当公司出现了以上的征兆,就要注意了。
03、裁员潮下,如何保住工作?
近两年来,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疯狂裁员,金融、互联网、房地产、车企大裁员早已见怪不怪。
虽说佳能苏州的裁员赔偿让人艳羡,但国内没有几家企业裁员赔偿能够这么大手笔。
与其渴望裁员大礼包砸向自己,不如提升自身竞争力,稳住眼前的工作。
裁员潮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暴雨来临之前,搭建好自己的庇护所。
裁员潮下,如何保住工作?
1、保持学习、进化能力
前段时间,我们坚持会员年卡的HR和小逻辑分享:这两年大环境非常差,但因为身体原因还是选择离职了,休息了近2个月身体恢复了,原本想着环境不好就慢慢找,结果面试了第一家公司就被录取了,且薪水还上涨了20%。
听到这个消息,小逻辑一点都不意外,这位HR伙伴能够顺利拿到好offer,并不是运气好,而是有足够的实力。
这位HR从上学到进入职场,都没停止过学习,即使是离职的2个月里,我也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她的学习打卡;多年来她主攻了人力资源薪酬绩效板块,但像招聘员工关怀等板块她也不在话下。
这样的HR,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获得满意的offer。
2、软技能和硬技能同样重要
软技能和硬技能同样重要这个理大家都知道,HR新逻辑作为一家聚焦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咨询机构,小逻辑经常会听到HR伙伴吐槽“怒其不争”的事情。
例如最近某HR和小逻辑吐槽:公司有个很好的苗子,专业能力非常卓越,但情商实在的低,总喜欢怼人,领导有意提拔,但每次和他沟通都被气得够呛,最终还是提拔了另一位“会说话”的员工上去;
除了呛领导,这位员工还喜欢怼同事,渐渐地员工对其的抱怨越来越多,公司商量决定辞退了他。
最后这位HR小伙伴表示:是人才,但若情商跟不上,也会被淘汰。
3、即使被裁员,也要摆正心态
今年的大环境确实不好,很多人都面临着失业。
小逻辑想说的是:今年被裁员,是大环境不好,而不是你不行;即使被裁员了,也要积极调整心态,去面对、去挑战。
小逻辑最近听到一位朋友诉说:在年初拿了N+1之后选择躺平一个月,然而5个月过去了,还是在待业状态。
前两个月在某BOSS上发了上百个简历,都是已读不回,信心被打击碎了一地,每天都很焦虑,夜不能寐,后悔之前的躺平……
所幸,通过坚持不懈地面试,最近这位朋友终于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了。
回忆过去的5个多月,这位朋友表示:被裁员之后,一定更要调整好心态,千万不要躺平。
裁员潮下,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妄自菲薄。
04、写在最后
巴菲特曾说过:只有当潮水退去时,你才会发现谁在裸泳。
这句话用在职场也非常合适,在环境好的时候,大家工作都非常顺利,但当大环境不容乐观的时候,“裸泳”的人就浮出水面了。
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才能在潮水褪去的时候,依旧镇定自若。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增长科学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