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分这个万物生长的节气里,童装品牌 Balabala 旗下产品「bala T」携手新华社出品短片《中国小朋友》,回望成长路上那些隐秘而伟大的时刻。
影片由群玉山操刀,取材均来自于成长经历的真实故事。品牌将镜头对准普通孩子身上那些,未被成人世界充分关注的片段,其中摒弃单纯展示「孩子的童趣瞬间」,而是挑选最具感染力的叙事素材。
马晓波在项目采访中提到:「我们不应该把他们单纯只是当小朋友看,他们也有非常多喜怒哀乐的东西。但是好像极少有一个品牌专门去记录,甚至去赞美,这样一种伟大的成长。」
从一件贴身的 balaT,到每一次对精神成长的关注,Balabala 想传达真正的陪伴,以看见孩子笑容背后的心事,表达对他们独立个体尊严的尊重。
品牌星球分析:
这支短片非常的「纯粹」,陪伴超 8000 万小朋友成长的 Balabala,在 Bala T 二十周年之际,发起一场大小朋友的回忆共谈,献给正在长大的小朋友,也给所有曾经的小朋友,一个回望成长的机会。
曾经的小朋友,如今陆续长成为孩子添置衣物的「大朋友」。Balabala 用这场关于「成长的对谈」,以「不完美的成长瞬间」,切身处地串联起两个世代的认同。
正如短片的结尾所说,表面上是记录儿童成长,实则通过「大朋友也只是小朋友」,将目标受众扩展至成年和家庭群体,让 80/90 后父母在片中也看见自己的童年影子,巧妙地呼应品牌影片的命名《中国小朋友》,想传递出短片是拥有跨代际情感共通性的中国叙事。
而这种宏大的命题,以儿童成长过程里「微小创伤」这样小而具体的切口承载,为品牌表达赋予了更多丰富且细腻的叙事视角,也让影片变得更为共鸣和动人。
与此同时,对儿童成长情感的关注也进一步强化品牌「成长陪伴者」的角色,赋予儿童情感教育议题推动者的公共角色。BRANDSTAR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增长科学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