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
见福便利店与挪瓦咖啡开启“便咖”时代
回归人心、关照消费者最真实的需求,多快好省、物美价廉也符合他们对线下零售的期待,那么占据了离消费者最近位置的便利店业态,应当由“便利购物”向“品质生活”进化,成为另一种“一店多能”的便利(集合)店
-
营收破6556亿!山姆在中国找不到对手了
中国的头部零售业需要一位大毅力者,整合供应链与沃尔玛掰手腕,并借助将良好的电商基因加上布局合理全面的线下门店在渠道端围剿山姆。
-
2025,百货零售商如何赢得「客流到店」?
对于百货、购物中心而言,把握住流量机制固然重要,但是从“流量场”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生意新解法才是重中之重。
-
如何客观看待目前零售卖场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目前,不论是在制造端,还是渠道端,还是终端零售端都发生了很多重大的改变。
-
传统超市,非改不可了
零售本就是弯腰捡钢镚的行业,因为毛利低所以容错也低。不是变了更新颖的渠道就叫新零售,该革新的在于更接地气的服务。
当大润发、永辉等传统超市,遇上胖东来、名创优品等新的零售模式,一场交替变革已经开始了。
-
狂投62.7亿!叶国富“豪赌”永辉
名创优品想要将永辉超市带出泥潭的难度颇大。对于名创优品和叶国富而言,收购股权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
即时零售再升级,美团、阿里、抖音、京东激战流量入口
运力对于外卖的重要性,不仅可以成为美团御敌的核心战力,更是不少竞争者愿意真金白银补齐的能力版图。
-
“零售样板间”胖东来,与大卖场五条“爆改”思路
从调改其他超市,到令人赞不绝口的“天花板级”服务,胖东来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并追捧。但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胖东来的经营逻辑其实是“反商业直觉”的,于东来本人也希望自己,从一位“商业经营者”转换为“快乐商业的传播者”的角色。
-
胖东来以“供应商”身份开启全国化扩张
国内零售市场水深鱼大,仍有很多生意机会。与其模仿,不如不同;与其跟随,不如创新。眼下,商超们最应当做的,依然是持续创新、沉淀,塑造硬本领,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之路。
-
前置仓十年探索后,传统商超开始弯道超车
带来行业增量的零售新业态,最终都会形成自营模式和平台模式并存的局面:自营模式先行开路、做深做精,平台模式后来居上、做宽做广,两者相互促进,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
万辰集团最新财报:好想来“泡沫式增长”带来短暂高光
作为由食用菌加工转移到量贩零食领域的跨界选手,万辰集团因赛道风口实现营收暴涨,同时也因缺乏经验、烧钱扩张而持续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状态,这种泡沫式增长似乎也预示着万辰集团高光期的短暂。
-
全球前50授权代理商出炉,23年零售额达936.3亿美金
报告显示,授权业持续经历巨大增长,2023年全球授权代理商的销售额增长了57亿美元,全年的零售总额为936.3亿美元。在这些授权代理商中,排名前10的企业总共创造了696亿美元的零售额,排名前20的企业零售额超过852.4亿美元。
-
京东的说法怎么又变了
若不是刘强东近两年的强势回归,京东的问题恐怕还会进一步积压。
-
全年收入近7个亿,TOP TOY营收终于“稳”了下来么?
IP线下零售这门生意还是充满了挑战。
-
名创优品如何“疯卷”海外?
名创优品已然成为出海成功的一个样本。
-
KK还是没玩明白年轻人的套路
如何持续发力,成为年轻人爱逛也爱买的潮流聚集地,将是KK集团的大课题。
-
人人乐资不抵债,面临退市风险?
传统零售商超如何突破发展现状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仍是困扰人人乐的致命难题。
-
从“菜篮”到“超市”,美团又拓新边界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扩张,“新鲜出炉”的“小象超市”已然承担起越来越重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