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下淘宝PDD字节offer,攀登自己的“愚昧之巅”

大家好,我是策略产品经理夏唬人。周末训练营大咖会邀请了一位训练营内部同学过来分享他的求职经验:2年内容运营经验,如何拿到淘宝,字节,PDD策略offer。

大家好,我是策略产品经理夏唬人。

周末训练营大咖会邀请了一位训练营内部同学过来分享他的求职经验:2年内容运营经验,如何拿到淘宝,字节,PDD策略offer。整个过程干货非常多,从面试准备,到面试过程,再到面试复盘全过程分享,有宏观的方法,也有聚焦到面试问题的回答思路,值得大家收藏阅读。

1. 如何准备面试

2.大厂面试官都喜欢问啥问题

3.如何回答预估类的面试问题

4.如何与HR谈薪

以下是分享大纲和逐字稿,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分享大纲:

大咖分享:砍下淘宝PDD字节offer,攀登自己的“愚昧之巅”

分享全文:

大家好,然后那个我我夏老师给我起的这个称呼我还挺喜欢的,大家就叫我 K 同学。然后就其其实今天还是挺荣幸和挺幸运。有这样一个机会,就分享之前的一些经历。然后从结果上看的话自己是拿到了淘宝,然后拼多多还有字节的一些这些 offer 然后还有一些小公司的包括像北京的易车,然后还有很多公司也面到了 HR 面像知乎keep 。对,还有一些美团,然后这些其实也都有面过。

对,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对,然后我的工作时间其实并不是特别长,大概算上实习的话可能有个两年左右的经验。对,然后其实可能今天来来参加分享的可能大多数都是我的前辈。然后我就从自己的这个最近这几个月的一个找工作的一个经历,然后去说一下大概的一个情况。然后我就分成了三段,就是面试准备的阶段,做了哪些,然后面试过程当中做了哪些事情,还有面试结束之后做了哪些事情。然后每一段的话大概我会分享一个心态,对或者是一个原则,因为从业务上或者说从经验上可能大家都应该比我更丰富。然后我就说一下自己的心态,我大概是从六七月份开始,然后就准备去跳出来去找一些工作的机会。

01.面试准备阶段——持久高效的学习

“找一个优秀的人带你比自己摸索更加高效”

当时也跟夏老师有过一次沟通,当时是在知乎上看到夏老师发的一些文章,然后我觉得非常专业,然后也很快速地决定就是说参加夏老师的一些课程,再去系统地去学习。因为确实感觉策略产品。首先岗位是比较垂直且细分的,然后市面上的一些通用的知识和方法论其实很少,也并不是很适用。这里就需要比较有经验和丰富的前辈去带一带或者说有这样系统的再去学习一下,所以当时是很快速决定去开始学习。

我在面试准备的过程当中的话,前期就是也分享,也分享大家一个点,就一个心态,希望能够做好一个持久战。我自己的话是将面试的过程作为了一个自己能力提升,然后重塑认知的一个过程。就我其实也关心结果,但也没有很关心结果。因为我觉得其实每一个面试官都挺优秀的,都是业务的负责人、骨干或者是有的可能到后面有总监这些。其实他们能抽出时间,然后进行跟我做一次讨论和沟通。我自己觉得我也挺珍惜的。所以每次面试也没觉得是面试就是一次沟通,然后看看自己哪里有不行,然后再提高一下。大概就这样,然后初期的话我会明确一个目标的。

“再看机会之前确定自己的目标岗位”

岗位是什么?其实一开始也不太清楚策略产品是做什么的,但大家比较通用的可能像内容后面逐渐了解说,像内容平台可能是推荐搜索,然后电商也是推荐搜索,然后包括调度、派单等等这些。然后我自己当时是定了三个的目标,然后分成了第一目标肯定还是做推荐搜索。然后第二个目标是做因为我一直在内容平台,会做偏内容生态策略一些方向。然后第三个目标是说如果还是不行的话,我就去做偏内容安全或者内容产品的。这些工作总的来说是我要把过去之前产品运营的经营力希望能调整成首先是调整成产品经理的一个方向,其次是调整成一个策略,产品这个方向也为了让目标更好完成,也多一些选择,就分成了三个目标。

“评估目前的现状,找到岗位匹配的项目点”

然后每一个目标的话明确了之后,我都会去看一下目前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就过去自己的负责的项目,就是不是有和这些岗位比较匹配的地方。因为如果当时我看了一下,就我只是看推荐产品的话,我会发现我虽然过去的那个负责项目也有一些设计涉及到推荐模块,但其实并没有说从 0 到 1 去搭一些推荐系统。对但我会发现说当你把目标变得更多的时候,你的可选择的方向也会越来越多。然后就对这是一个点,然后再看审视自己的时候,也有一个经验,就是没有只局限在自己的模块,就是我的上游和下游,其实我都会去看他们在做什么,因为大家是项目负责的,就是是以是项目的方式去完成业务。对,所以上下游的团队他们在做什么,以及说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他们的目标其实我也相对比较清晰。所以他们做的事情理论上来讲其实我也能做,只是说经验可能没有那么多而已。对,所以在审视自己的时候,我会从项目的方式去审视自己,而不仅仅是说看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就上下游我都会去看一下,这样可能把自己的广度和宽度会扩宽一点,因为毕竟自己的工作经验或者时间并不是特别长。

“针对岗位准备和优化简历”

然后后面的话也就是准备一份简历,然后准备简历的话自己一开始写了一版,然后也跟夏老师聊过一次,然后给了我一些修改的意见,然后又调了一版。当然我一般的话就是每面我最想去的公司,我不会一开始就面,然后我会先挑一些公司去练练手招手状态因为有的时候上班工作的时候就比较偏执行,就比较螺丝钉。宏观的视野其实也会有一些,但你不去刻意地去朝那个方向去思考,你很容易跳不出来。所以我就一开始的话我找了很多小公司去练手,然后去面试,差不多每面 5 到六家,每面一周我都会改一次简历,然后简历的话陆陆续续也改了六七版。

对,改到后面其实会发现已经比较清晰了,因为每次修改其实都是对你过去做的事情的一个复盘。其实还是那些事情,只是你看它的角度不一样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之前做的事情会更有框架性,会更有逻辑性。对。所以面试准备的时候我就做了这三块一块是明确了我的岗位是什么,我想面哪些产品岗位,然后以及我的目前的现状是什么。然后还有就准备一份简历并且持续修改。对这个是准备阶段。然后后面其实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开始投简历去面试,因为我其实也没有什么猎头,也没有太怎么样去内推,就是用 boss 上去投。

02.面试过程——攀登自己的愚昧之巅

面试过程当中的话一个原则,我自己给自己定的原则就是攀登自己的愚昧之巅。就是就是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自己的知识体系其实不是不断被打破的每次被打破都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然后你再重新学习再提升也但是一定是有那么一个阶段,你没办法再提升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感觉,就我越面试越面,到后来我会觉得我说的都是对的,就我的逻辑是绝对没问题的,就是不管他面试官怎么去问我怎么去考察,我都能够去逻辑很自洽。对,但那个时候算是,可能在面试官眼里你还是有很多问题,但你能够自己有一个逻辑自洽了。

其实就算到了一个任职的巅峰了,这种状态其实是比较好的,可能一年之后看自己还是不行,但当时的话是比较好的一个状态。所以面试过程当中我的原则就是希望自己不断地能够在自己的认知体系内回答所有的问题,并且能够非常认可自己,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面

试过程当的一个状态。

“自我介绍为例,准备充分,要依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

大家都会做自我介绍。然后我的一个方法是就比较放松,也不要背诵。因为我会发现有的时候面试官比如说晚上面试,他也很累,他比较你一打开视频,你跟他一聊,你就会发现他其实已经很疲倦了。然后你的自我介绍其实就不要太长,就可以简短一点。

对,然后有的时候可能上午面试,面试官其实状态很好,他想多听你说一说,然后那你就多说一说,有的时候面试官也会打断你,然后你可能也要就某个点给他去进行一些项目的介绍等等的,就还是要放松一点。然后就是随着面试官的一个情况,就随时调整自己的自我介绍吧。

“对自己的项目要足够了解,做到逻辑自洽”

第二个点是说简历简历里的。然后大概他的其实问题就两块,一块是会问一些简历里的问题,就你写了哪些,他问你哪些,还有一块他问你一些简历以外的。然后简历以外的话有一部分是跟业务强相关的,就是偏专业的知识,还有一部分是偏开放性的问题,大概是这样构成的。然后我在回答说自己简类里的问题的时候,我自己的话是说要对自己做的项目理解得要足够深刻。理解深刻的话不仅仅说我做了什么,视角要比较充分,比如说我会去看我在的行业是怎么认可我的项目的。怎么认可我做的项目?我在的企业或者我在的部门是怎么样?认为我的项目是什么,然后以及带来哪些收益。

还有说我做的业务本身这是怎么样去看待我做的项目,所以从不同的视角要分别去看自己做的一些事情,然后能够比较完整地说清楚做的这个事情的理念是怎么样的,有点像企业的战略是怎么样的?然后有了战略和你理念之后,我的目标是怎么样的?然后以及说你有了目标,你也要靠指标去量化你的目标,你的指标是怎么样的,然后是如何逐层去实现,然后并且能够落地的。

不管做哪个项目,都要有一个充分的一个论证去论证你做事情的收益价值,还有自己在这个其中的贡献,就这些都是要能够充分说清楚的,不仅是要定性地说清楚,还要定量地有结论去说清楚。比如说你是用一些实验的方法还是说因为我之前也是做内容,会有的时候会涉及到论证一些内容的收益或者策略的收益,就有的是偏数据的,可能是实验的方法定性的可能是说对齐团队的目标和认知等等。然后主要还是希望能做到一个举一反三,就是逻辑能够自洽。

“对于通用问题,要在理解面试官意图的前提下,注意思考方式的表达,不一定必须是正确答案”

简历以外的一些问题的话,这里就这里就比较这里就比较发散了。

然后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的框架,就是希是是希望我自己的话是希望能够很快速地理解面试官的意图,就是他其实有的时候问你问题,他并不是想问你这个问题本身,他可能是想问你一些别的点,然后然后他会给你一些给他会给你一些提示有的时候不能直接答问题本身,比如说他的条件是不是充分的,比如他问一个很宽泛的一个问题,然后其实你要跟他不断沟通,把他的问题细化,然后细化到某一个点,真的是能够回答的点。不然就会非常难以回答。就是那种特别宏观的问题或者是面试的就是给给到你的信息很少的,这种问题是特别难以回答的。然后要不断地跟他沟通,把他的那个问题逐渐约束在某一个条件下,然后再去回答。对,然后至于如何能够快速切入并且切入如何能够回答出亮点?这部分就是比较依赖于日常的那个思考和积累了。

然后我的话我会去,首就首先夏老师这些课程我都会反复地去看。然后除了看课程以外,我还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比如说之前那个讲讲也是讲有一些 AB 实验的课程老师也在讲。然后我其实会再看一下,就是比如说那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会再去看一下。然后我会再去读一些相关的文章,或者是别的有经验的同事他或者同学,他们写的一些东西,这些我也会看,就是还是比较好奇的。就是这里其实是好奇心驱动的,所以会研究得比较深刻。

然后有的时候像面试官问的一些问题,其实你就可以比较从容地应对了。比如说之前会问我说因为是做内容平台,他有一个问题还挺有趣的,是最近面试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怎么样,在不给你任何数据的情况下,你去预估一下你所在的内容平台的 DAU 还有消费规模。就就比如说我我是抖音或者什么怎么样去预估它的 VV 和 DAU 对,然后像这些的话其实就比比较依赖于平常的一些思考,还有分析的一些框架,对不然就是不太好回答。然后其实这些问题就简历以外的问题,我觉得也没有正确答案,就其实他都是想考察你能不能够快速地建立一个思考的模式。对,这里还跟就是做策略产品其实还挺像的。

“开放性问题,注意回答的方式,关键在于态度”

然后还有一些就是开放性的问题了,就是这几个月面是比较常问的,总的来说就是他会考察一些你做事情的一些态度协作性,然后还有你做人的一些理念,还有一些方法这一些的。然后这里我自己的建议就是有一些案例给到就行了,比如说他问你那怎么说自己能够比如坚持做某一个事情,然后我可能会说我减肥或者是健身健了很久,然后瘦了很多等等。然后当然案例有很多,结合工作也可以,不结合工作也可以,有案例有结果,其实就能说明这些问题了。

这个就是面试过程当中的几个点,就分别是原则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逻辑自洽,并且不断地就是在自己的认知高峰去回答所有问题。对,然后整个结构的话就是说对简历内的问题要足够理解深刻,对简历外的问题的话要有自己的理解,日常还要多看书,然后多去思考。

03.面试复盘——深入研究每一个不会的问题

对,然后等整个面试结束的话,我这里的原则就是说要充分地去复盘,然后深入地去研究每一个问题,就可能不仅仅是面试是适用的,也许就是和我们工作也挺适用的。我自己定义的充分复盘的话有这样几个角度。

“复盘自己的面试状态”

第一个角度是说自己的面试状态怎么样?面试状态的话,我会去看一下自己的语言组织的情况,比如说是不是自己的逻辑或者是思考方式本身就有一些问题,语言组织的就不太合理,或者说你明明清楚一个问题怎么回答,但你没有很好地讲清楚。

对,这些是会看自己的面试的一个状态,会进行一个很深刻的一个复盘。对,我倒不会给他写出来,但我会去回忆自己整个面试过程的哪些点是做得不太好的。对,这是自己的面试状态。

“如何复盘自己回答不好的问题”

然后第二个的话会看,我会重新去看面试官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尤其是回答不太好的这些问题,我会去深入地研究一下。研究指的是说就不会再局限在那个问题本身了。比如说他问一个问题就比如比我想不起来,比如随便举个例子,比如说他你觉得哪个内容平台是你平时经常用的,或者是你觉得他做得比较好的。像这种问题,会做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除了回答这单个的问题以外,还会看这个问题背后的一些一些点。然后我大概每一个问题会在用各种搜索引擎去搜索,然后看其他人的一些想法。一般一个问题要看两三个小时然后你个当你看到后期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问的问题都是大同小异的。然后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能收获很多的其他人的看法和见解,并且有很多这个这种问题更体系的答案会出现。然后会丰富自己的一个认知结构。

然后但我们去思考面试官提问提的问题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否定自己。就之前我记得群里好像我忘了是哪个同学讲的,说在面试过程当中他去问说这个预算或者是什么机房需要花多少钱这些就是然后说要不要再去系统学一下,就这种其实也会有,然后可能就不用了,就是说深入地去研究可以,但不要否定自己毕竟面试官他也是说需要一个候选人,他也会问你一些问题,然后你去思考就行。但不要说我是不是有问题,不要这么想对。然后心态就是说平稳一点,也不要在意面试结果。我记得我一开始去面,也不太懂,就面的岗位都不太对面的是偏营销的产品。然后面完我问面试官我面得怎么样?面试官说你下次面试的时候你把岗位好好读一下,然后反正就是就有这些过程心态比较平稳一点,也不要在意面试的结果。

然后要关心的是说如果你再遇到一样的问题,能不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并且是比较独特的。对,这个是我会比较关注的。然后可以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这个点。

“和HR保持良好的对接”

最后一个就是因为我很多面试都到了最后的环节,然后也包括说到 HR 到 HR 沟通谈心这种环节。然后所以是说要跟 HR 保持一个很好的沟通,就自己要勤奋着点。就如果有他的微信或者联系方式,可以就是说及时推进一下,就不需要一直等说他联系你,你也可以,我觉得也可以主动一点,因为实际上跟公司或者是也是个合作关系,那 HR 他有他自己的 KPI 或者是目标,他也希望你能够顺利入职,所以跟他也可以应该保持一个很好的沟通,而且 HR 也能够给你提供更多的岗位信息,这个也挺重要的。

对,然后你像之前面的也是一些大厂,就 HR 还没面没有面试,HR跟我聊了一个小时,就是说聊我过往的一些经历,可能哪些岗位比较适合我。对,然后你可以朝这个方向去试一下,然后这里还是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所以要跟 HR 保持一个很好的沟通,及时推进。

“如何成功的谈一次薪,有预期,但是也要有分寸,找全局最优解”

对,然后后面就是谈心的时候了,谈心的时候我第我最开始谈跟也是也是大厂去谈,然后我其实不太会谈,我只是说了一个我的预期的多少钱,但其实拿到结论是很不好的,他说我根本给不到你这么多钱。然后所以你看看要不要停下来或者就不要推进了。然后或者说等你拿到别的公司的 offer 你再来跟我聊,其实这样就很被动。

但是吧,其实 HR 他都会问你说你自己预期的结构是怎么样,或者是新的待遇是怎么样?其实你要反问他,你说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的薪资结构是怎么样的,或者说了解一下目前你们针对这个候选人大概的一个薪资区间是怎么样,这样其实会更主动一点。对,我一开始是比较那个主观的,我觉得我跳槽一定要涨薪,一定要给我。你工工资这么累,每天要上班上下班那么晚,我要大概预期是怎么样?我也去问了其他同样的同学,他们大概的预期是怎么样的,但最后其实很不理想,所以就是说要跟他有一个顺相互的沟通,了解他们的薪资结构,然后他们的预期是怎么样的

然后如果自己的手里可能有一些 offer 了,就有一些 offer 也到了这个比如说是 offer call 的环节,就给你打电话通知你。OK 了,然后跟你聊还是说到了这个有意向书的这个环节了,但有这个环节的话其实就可以相对主动一点了,但也是要就胆大心细,就是也也担心把工作谈没了,因为我以前以为就是那个负责跟我对接的 HR 其实跟定薪水的 HR 他们是一个人。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其实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两伙人有的是负责跟我对接的,然后有的是负责去定薪酬的。那其实是两个团队,那两个团队他们的目标也不太一样。

对,所以当 HR 拒绝你的时候,其实他也不是真的想拒绝你,因为他说了其实也不算,他也要去向上汇报沟通。对,所以就是跟他保持个好的沟通,然后把自己已有的一些条件跟他说清楚。比如说我可能要异地,异地的话你可能适当地要有一些薪资涨幅,然后我可能有哪些 offer 然后大概的岗位是怎么样的,已经也比较吸引我,然后我希望你们能给到多少大概这样。

对,所以这里就是面试结束之后,好像大概有这几块,就是首先是说充分地复盘,然后认真地思考和钻研每一个问题,不是说就不要局限着只想说一个问题怎么答,就更多的是要钻研进去,因为每一个问题都能衍生出很多小的问题。然后另外就是说跟 HR 保持一个好的沟通,因为大家都是合作关系。对然后另外就是谈心的时候要有一个相互沟通的环节,也不要预期太高,然后也不要预期太低。对,然后还是要短大信息地去聊。

对,然后大概就这样,就是是自己一个比较因为没有说什么偏策略产品的一些业务上的,因为我自己觉得大家应该也都经验比较丰富,我就说一下自己心态上的过程,还有做了哪些准备,然后大概就这样。然后另外就是整过程当中对我来说帮助比较大一个点就是跟比自己优秀的人多沟通,就我会跟我的一些朋友沟通,然后也会跟夏老师去沟通,去沟通岗位沟通自己未来的发展,这些都会沟通,因为确实。有经验的前辈他会给你很多的意见,然后能帮你去看到你要怎么去做选择会更合适。对,然后尽量让每次的选择都是最优的,这样才能也许有一天全局才会有最优解。

大概就这样,夏老师我就说完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增长科学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夏唬人夏唬人
上一篇 2022年12月8日 上午9:17
下一篇 2022年12月8日 上午9: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