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瓶装饮用水市场可谓热闹非凡,先有老玩家掀起内卷风,轮番上演“商战”,后有新玩家陆续进场做起水的生意。
但这并没有吓退想要分食“蛋糕”的跨界玩家们。
此前,包括伊利、元气森林、东方甄选都相继布局进入饮用水赛道,就连胖东来都传出有意“卖水”的消息。如今,“卖酱油”的海天味业,也要进来插一脚做起“卖水”的生意。
01、酱油一哥盯上“卖水”生意
夏日炎炎,饮用水市场竞争持续升温。
继农夫山泉溴酸盐事件和娃哈哈换帅乌龙后,胖东来官宣将推出一款自营的天然矿泉水新品。
这不,“酱油一哥”海天也忍不住来凑热闹,推出瓶装水产品——海天纯。
近日,海天味业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中,一瓶标注着“海天纯”名称的瓶装饮用水登上了文章的封面。
据显示,这款名为“海天纯”的瓶装水产品规格为350ml/瓶,属于饮用纯净水。
而实际上,海天味业早在今年3月份时发布的新品文章中,就提到了饮用水“海天纯”的名字,但彼时并没有相关的产品图片。
一直以来,海天以其优质的酱油产品闻名,而此次,“海天纯”的初亮相,着实让众多消费者和业内人士感到意外。
难道调味品界的大佬也要进军水界,掀起一场“味道革命”?有网友戏谑道:“海天味业: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顺便调点味。”
也有人则认为,既然水利润丰厚,海天的尝试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这款名为“海天纯”的瓶装饮用水已经亮相,但目前仅在海天味业展厅内进行小面积售卖,尚未大规模对外销售。
●图源:公众号@海天
02、跨界,已不是第一次
对于海天推出瓶装水的契机,可能离不开2023年撒贝宁走访工厂时的一句话:“这些水,你们都可以贴个标签,直接作为饮用水售卖了!”这是当时其看到经过精密的层层净化处理和严格的20道水质监测程序,最终滤制出了可直接饮用的海天酿造用水时有感而发。
事实上,回顾海天味业的发展史就能发现,其跨界饮品领域已不是新鲜事。
早在2021年,海天味业就耗资5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喜悦物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之后又相继追加投资700万元和600万元。而海天味业对此举动的原因则解释为:“由于业务发展需要”。
粗略统计,海天味业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共计推出过20余款跨界产品,涵盖苹果醋、饮用水、冰淇淋、柠檬茶、豆奶、谷物坚果饮等多个品类,几乎在很多细分行业里,都能看到海天味业的身影。在跨界这条道路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海天做不到的。
例如,2020年,该公司推出了“火锅@ME”火锅底料,自此开始了跨界的驰骋之路。
●图源:公众号@海天
2021年1月,海天味业又进军食用油行业,推出了新的食用油品牌。此外,公司还尝试了大米、发酵果蔬汁饮料胡萝卜汁、预制菜产品等多元化产品。
●图源:公众号@海天
2023年7月,海天味业还推出了一款以酱油坛子为造型的冰淇淋产品。
●图源:公众号@海天
2024年,海天味业还推出了1款柠檬茶饮品和1款谷物坚果类饮品。
●图源:公众号@海天
可以看到,在酱油领域做到老大地位后,近些年海天味业一直不断延伸自己的触角。
03、“卖水”生意真的好做吗?
对于卖水,海天味业走出这一步,或在意料之中,只因过去几年间,海天并不好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酱油总产量于2015年抵达1011.9万吨的高峰后逐年降低,2021年仅剩788.15万吨,国内人均酱油需求量从2015年的7.28千克降至2020年的4.86千克。
随着行业发展进入存量竞争,想要实现高增长已经不是易的事情。
2023年,海天味业出现上市后十年间首次业绩、股价“双杀”的现象。
据财报显示,海天味业2023年实现营收245.59亿元,同比下降4.1%,净利润连续第二年下滑,从7%扩大到9%。
而股价,则是从历史高峰的2021年126,2元/股的价格,下降至如今截至7月29日的33.55元/股,近乎折去四分之三。三年间,其市值蒸发近5000亿元。
最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味业的毛利率已经连续5年下滑,从2018年的46.47%下滑至2023年的34.74%。
当一家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遇到瓶颈,主营业务盈利下降,或者发现新的商机时,就会采取转型或者多元化来进行发展。所以,海天跨界进入饮用水领域,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确实无可厚非。例如,像可口可乐这样的饮料巨头,也在不断拓展其产品线,涉足果汁、茶饮料等领域,以实现多元化发展。
“卖水”的高利润和“卖水是门好生意”这句话,都是众所周知并且公认的,60%的毛利率,这在中国的快消品行业中,恐怕没有生意能出其右了。而且,饮用水赛道更是跑出不少“中国首富”,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曾多次问鼎中国首富,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更是从2021年到2023年,连续三年稳坐中国首富。
对于现在到处跨界布局新业务的海天味业,跨界卖水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这么好的生意自然不会只吸引海天味业。
实际上,近几年做起“卖水”生意的玩家不断涌现,在众多品牌倾轧之下,想要出头何其艰难。更何况,如今瓶装水行业头部品牌之间摩擦不断,市场更是进入白热化竞争,凡是入局的品牌首要面对的,恐怕就是“水王”农夫山泉打响的“低价战”。
所以,别看“卖水”的门槛变低了,但想要站稳市场,无疑更难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增长科学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