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议题
-
IP心智如何实现跨代传递?
01、穿越长周期,旺旺碎冰冰IP频出圈谈到“旺旺碎冰冰”,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我不要”三连的“童年杀”洗脑广告?还是拯救童年
-
“精致养生”场景新趋势:既个性又理性
01、成分党,卷入养生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句老话的含金量,正在上升。心慌乱跳、记性差、眼睛干、头发干枯掉发和皮肤粗糙长痘……如果你也曾,或正
-
揭秘多邻国的“上瘾”机制
有一次参加朋友聚会,夜色渐深时,有人的手机收到一只绿鸟的打卡提醒。结果没想到所有人都掏出了手机,这个人用蹩脚的粤语点菜,那个人用奇怪的法语夸人,还有日语、德语、西班牙语,并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叮咚声。知道
-
饿了么,给春日营销打了个样
鲜,是国人的至高味觉。中国的饮食文化几乎都与时令密不可分。立春,中国人一定要吃笋,雨后春笋最为鲜嫩,故而有“腌笃鲜”这道名菜;盛夏,要“日啖荔枝三百颗”
-
连续49个季度盈利,唯品会如何“闷声发财”?
上个月,唯品会发布了2024年财报,其中有两组数据:一是,全年净营收1084亿元,同比下降3.93%,Non-GAAP净利润90亿元,同比下降5%,但毛利率提升至23.5%,创8年新高;二是,活跃用户
-
大媒介,聚焦小个体
品牌价值成为满足情感需求的方式,也是用户表达自我的路径。
-
玉米须、鲜花茶、0糖茶…“水养”如何成为年轻人的健康
正是中国特色饮料的基建潮。随着东方养生文化的年轻化、日常化,药食同源的理念被更广泛消费者接受。无论是现制茶饮还是瓶装饮料,中式饮品的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中。
-
2025品牌传播,在场比在线更重要
近年来的出圈品牌,往往伴随着具体的“事件”,而被大众关注。
-
本地生活2025:新线市场强渗透,品效流转大增量
国内市场广袤,且充满纵深,所以,没有什么品牌强大到不能被挑战,没有哪个对手弱小到不能去竞争。
-
老牌健身房“跌倒”,乐刻 中田 网红店吃饱
总结来看,健身行业正在朝着灵活、高效、个性化的方向快速转型。而对于健身房来说,未来有怎样的趋势,又该何去何从?
-
还在广撒网的品牌,不要再浪费你的广告费了
相比于传统模型体系,抖音电商节盟计划依托抖音全域兴趣电商生态,强大、精准的信息分发技术,丰富优质的平台内容,让品牌转化的不同阶段都能找到参考,为品牌商家找到更确定的爆发机会,从而打开营销新局面。
-
小米悄然打入“她经济”消费市场
小米正在通过更多贴合女性需求的产品、沟通方式,逐步打入“她经济”消费市场。
-
品牌营销请回答2025:让内容价值回流品牌资产
本来有很多消费企业奔着港股去IPO,但肉眼可见的是,港股的估值、流动性受到的影响不小,IPO这个“选项”一度近乎不存在了,偶有个例,但翻开发行价一看,都“躺”在低位。
-
双11大促,从低价内卷回归价值竞争
作为天猫双11大促的超级符号IP,“猫头联合”已经走到第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间,“猫头联合”不变的寓意是“密集的实惠商品,集中的品牌爆发”,变的是在大促“低价内卷”之后的“反思”。
-
双11,「品效联投」成就品牌资产
从长期看,品牌是商业世界里最大的马太效应,头部品牌往往会吸走大部分行业利润。
-
双11不该只有“抢跑”,更要重视全周期生意爆发
从时间维度来看,今年双11只是其中一个。但从近些年淘系平台发展来看,今年双11或许是平台资源、策略红利集中释放的一届,从向淘系商家开放微信支付带来平台增量,到流失消费者加速回淘,再到阿里妈妈双11三大红利,以及30亿重磅补贴,这些利好因素叠加之下,也让第一波双11预售表现,备受关注。
-
热辣的旅游消费,与滚烫的OTA平台之争
随着旅游市场的持续复苏,以及碎片化旅行的盛行,无论是OTA平台向内容化发展的探索,还是内容平台涉足OTA业务的尝试,关键都在于率先抓住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谁能围绕“人”提供更方便、完整、贴合诉求的内容与服务,谁就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
从产品认同到品牌认同,国货美妆在微综营销弯道超车
前不久,美妆行业半年报相继出炉。在部分国际美妆在华陷入增长困境的当下,国货品牌给业内带来希望,展现了与外资美妆巨头势均力敌的自信,更有国内美妆品牌营收50亿收获断层式销量第一的成绩,还有部分选手展现了不俗的市场潜力,成为今年当之无愧的增长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