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议题
-
揭秘多邻国的“上瘾”机制
有一次参加朋友聚会,夜色渐深时,有人的手机收到一只绿鸟的打卡提醒。结果没想到所有人都掏出了手机,这个人用蹩脚的粤语点菜,那个人用奇怪的法语夸人,还有日语、德语、西班牙语,并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叮咚声。知道
-
饿了么,给春日营销打了个样
鲜,是国人的至高味觉。中国的饮食文化几乎都与时令密不可分。立春,中国人一定要吃笋,雨后春笋最为鲜嫩,故而有“腌笃鲜”这道名菜;盛夏,要“日啖荔枝三百颗”
-
连续49个季度盈利,唯品会如何“闷声发财”?
上个月,唯品会发布了2024年财报,其中有两组数据:一是,全年净营收1084亿元,同比下降3.93%,Non-GAAP净利润90亿元,同比下降5%,但毛利率提升至23.5%,创8年新高;二是,活跃用户
-
“她消费”走向分化:冲破偏见,也包容多元
又一年38妇女节。如果说前些年商家们还高举着“女神节”、“女王节”等名号进行促销,这两年人们则开始重新正视“38妇女节”的称呼,
-
年轻人杀进按摩店,疗愈经济有什么新花样?
01、穴位治“高学位”,修脚摊杀进华尔街在国内拥有10000家门店的足疗界“蜜雪冰城”——郑远元,曾凭借“农村包围城
-
比亚迪“天神之眼”,能否重新定义车企智驾“义务教育”?
01、比亚迪的“掀桌式”发布会:智驾从此没有奢侈品
2025年2月10日,深圳春寒料峭,但比亚迪总部热得发烫。王传福站在台上轻飘飘地甩出一句话:“智驾就是新时代的安 -
面对春节的品牌营销,你为何并不反感
大家有没有发现,平时以“秀工作”为主的朋友圈和微信群,一到春节前后,就变身为“欢度趴”和“营销场”,各种福利、互动玩法甚至煽情桥
-
小零食大变量,不加糖的零食藏着哪些“甜蜜机会”?
新年相聚,少不了零食的参与。在零食赛道上,当下有什么新的方向?本土零食品牌有什么新机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变化1:小时候零食礼包,不香了?
小时候,每到新年都期盼吃上旺旺大礼包。长大后,当他们自 -
大媒介,聚焦小个体
品牌价值成为满足情感需求的方式,也是用户表达自我的路径。
-
玉米须、鲜花茶、0糖茶…“水养”如何成为年轻人的健康
正是中国特色饮料的基建潮。随着东方养生文化的年轻化、日常化,药食同源的理念被更广泛消费者接受。无论是现制茶饮还是瓶装饮料,中式饮品的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中。
-
2025品牌传播,在场比在线更重要
近年来的出圈品牌,往往伴随着具体的“事件”,而被大众关注。
-
本地生活2025:新线市场强渗透,品效流转大增量
国内市场广袤,且充满纵深,所以,没有什么品牌强大到不能被挑战,没有哪个对手弱小到不能去竞争。
-
老牌健身房“跌倒”,乐刻 中田 网红店吃饱
总结来看,健身行业正在朝着灵活、高效、个性化的方向快速转型。而对于健身房来说,未来有怎样的趋势,又该何去何从?
-
还在广撒网的品牌,不要再浪费你的广告费了
相比于传统模型体系,抖音电商节盟计划依托抖音全域兴趣电商生态,强大、精准的信息分发技术,丰富优质的平台内容,让品牌转化的不同阶段都能找到参考,为品牌商家找到更确定的爆发机会,从而打开营销新局面。
-
小米悄然打入“她经济”消费市场
小米正在通过更多贴合女性需求的产品、沟通方式,逐步打入“她经济”消费市场。
-
品牌营销请回答2025:让内容价值回流品牌资产
本来有很多消费企业奔着港股去IPO,但肉眼可见的是,港股的估值、流动性受到的影响不小,IPO这个“选项”一度近乎不存在了,偶有个例,但翻开发行价一看,都“躺”在低位。
-
双11大促,从低价内卷回归价值竞争
作为天猫双11大促的超级符号IP,“猫头联合”已经走到第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间,“猫头联合”不变的寓意是“密集的实惠商品,集中的品牌爆发”,变的是在大促“低价内卷”之后的“反思”。
-
双11,「品效联投」成就品牌资产
从长期看,品牌是商业世界里最大的马太效应,头部品牌往往会吸走大部分行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