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怪盗团
-
对未来的一些想法——写在英伟达市值破4万亿美元之后
英伟达成为了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从而打破了苹果保持的纪录——后者是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的公司,以及第一家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今年以
-
阿里巴巴的变革方向是正确的:AI是一切的终极驱动力
阿里巴巴刚刚发布了2025财年的年度报告。从单纯的财务角度看,这份年报提供的新信息不多,绝大部分数据均早已在Q4及全年财报中披露过了。但是,财报分析的重点从来不仅仅是数据本身。管理层究竟是如何制定战略
-
外卖激战半年,美团市占为何岿然不动?
外卖市场烽烟再起,京东加入战场、饿了么与淘宝联手加码投入,已经过去半年了。这半年里,几乎每天都有人问我:“形势怎么样?美团还顶得住吗?”而我每次的回答都是:“美团的
-
在晋江调研了一圈鞋业,我对中国制造业和拼多多的理解更深了
拼多多最新一季的财报让资本市场颇为震动。虽然管理层早就提示过“利润高增长不可持续”,但是大部分投资人还是没有预料到财报数字会如此难看。究竟发生了什么?拼多多的市场竞争地位是否出
-
BBS的谢幕?写在虎扑被迅雷收购之际
虎扑刚刚被迅雷以5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说明一下,这个估值不包含得物,目前虎扑已经不再持有任何得物的股份。中国最大的体育类社区就这样被收购了。我有几位朋友颇感意外,倒不是意外于收购本身,而是觉得估值稍低
-
字节跳动游戏的“伪文艺复兴”
自从2023年11月,字节跳动全面重整游戏业务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半。在此期间,字节跳动游戏业务的去向,始终是国内游戏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一年半的时间,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三个月
-
全球秩序的“系统性瓦解”,确实正在进行之中
4月9日,全球最著名的宏观对冲基金经理之一瑞·达利欧(Ray Dalio)发表了一篇长文,宣称全球货币秩序、(国内)政治秩序和地缘政治秩序正处于“系统性瓦解”(s
-
AI时代,知乎翻身的机会可能到了
有两个社交媒体平台,我平时很少发言,但是经常刷:一个是最近很火的小红书,另一个就是知乎。在知乎,我最常看的品类是文史类,其次是体育类和语言类(因为最近在学日语);过去两年,AI大模型刚刚热起来的时候,
-
互联网流量漩涡中的小米与雷军
2011年前后,当雷军开始被网友戏称为“雷布斯”之时,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社交媒体还是新生事物(主要就是博客、微博)。那年头,企业家直接承接互联网流量、对消费者高频曝光,还是一
-
2025电商最大看点:淘宝天猫“增长战役”怎么打?
阿里刚刚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财报,标志着主营业务重返增长轨道,推动股价创下了最近40个月的新高。阿里云在AI驱动下的强势增长、以及集团宣布的庞大的AI基建投资计划,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阿里的核
-
我看淘宝的未来:价值回归,重返正轨
我是一个资深网购爱好者,社交媒体广泛流传的“中年男性网上消费能力不如狗”的段子,至少对我是不适用的。到我家做客的朋友,常常会感叹于衣帽间里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盒,其中大部分尚未拆
-
对未来的想法:写在ChatGPT诞生两周年之际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宣称AI喜欢胡说八道、所以永远替代不了人类,是一种鸵鸟性质的自我安慰,不值一驳;宣称AI将首先毁灭“创造性劳动”,从而让自己在“重复性劳动”的舒适区里面继续呆下去,是一种屁股决定脑袋的行为,于事无补。生活是不公平的,只能适应它;用感情取代理智做判断,就只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既然在短短两年之内,生成式AI就已经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么可想而知,在我们有生之年,它造成的影响还会大许多倍!
-
网易游戏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网易游戏产品储备不足,无论是已经拿到版号的产品,还是内部正在开发的产品,不但远远比不上老对手腾讯,也难以匹配其自身的行业地位。
-
为什么IBM的市值只有微软的十六分之一?
上市公司每个季度的财报披露,包括公告、新闻稿和分析师电话会议纪要,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知识宝库。
-
专业白领阶层消亡的开始?写在OpenAI o1大模型发布
世界是不公平的,要学会适应它。适应一切、改造一切,正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荣耀。面对生成式AI的浪潮,我们也只能如此。
-
我看到了AI生产力工具的正确路径
生成式AI对人类工作流程的改变,才刚刚开始。今后还有更多、更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我们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了。我迫不及待想看到各类AI生产力工具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的那一天——应该很快就会到来。那些最先适应这个时代的组织和个人,无疑将受益匪浅。
-
对国内AI算力紧缺问题的若干看法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不必过多考虑“端侧算力”。既然如此,国内AI算力紧缺的问题,就不可能通过发展所谓“端侧算力”的方式去解决。
-
快手财报观后感:下半年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价值点在哪里
快手披露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6%,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了100多倍,二者均大幅超过了市场一致预期。与此同时,快手还公布了未来三年回购不超过价值160亿港元的股票的计划——这是目前投资者最期待的现金回报方式,得到了资本市场比较热烈的欢迎。更难能可贵的是,快手的盈利不是以牺牲长期利益为代价的。事实上快手的平均DAU还在增长,用户时长同比基本稳定,单用户广告收入则大幅上升。这充分说明了快手应用生态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