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砺石商业评论
-
滴滴成熟了
砺石 | 作者1虽然作为中国老百姓最常用到的互联网应用平台之一,但滴滴公司近些年却颇为低调,很少有关于它的新闻出现。但就在近日,笔者注意到一条有关滴滴公司的消息。3月8日妇女节当天,滴滴公司发布了一份
-
特斯拉的销量危机
李平 | 作者2024年,特斯拉新车交付量出现了罕见的同比下滑,这也让特斯拉成为全球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中为数不多销量同比下滑的企业之一。“如果将特斯拉仅仅看作一家汽车制造商,那对它的理解就
-
曾经盛产“爆款车”的本田汽车,正在中国市场走向没落
以目前本田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技术储备和布局来看,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其在中国市场依然要面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冲击。而其过去依靠燃油车所建立的市场地位,也势必会继续滑落。
-
群攻之下的比亚迪,领先优势越来越大了
砺石 | 作者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1随着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一家独大,近两年其成为众多新能源汽车同行围攻的对象。但比亚迪的根基不仅没有被这些同行撼动,相反其竞争优势还在持续扩大。根据最新公布的2
-
“传奇”麦肯锡,在中国水土不服
从首席执行官到首席财务官,麦肯锡的咨询人员纷纷在各个重要的公司中,成为实权在握的人物。麦肯锡将员工离职视为“毕业离校”,认为“员工永远不会从麦肯锡离职”,它们将雇员视为自己强有力的网络。
-
所有的行业,都值得用胖东来模式重做一遍
刘学辉、于东来 | 作者砺石商业评论 | 来源从事商业研究与商业咨询很多年,前半程时间主要还是基于一些传统的西方经典管理理论与一些西方著名企业的优秀管理实践来展开的。随着中国商业发展历程的丰富,也出现
-
从余承东“示弱”比亚迪,看华为的战略理性与战略纪律
随着问界品牌的成功,华为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也开始渐入佳境。除了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品牌,华为还与奇瑞、北汽与江淮汽车等传统车企分别合作了智界、享界与傲界(待定)等品牌。
-
这家日本饮料巨头,如何凭借一个菌株爆火百年?
养乐多抱着一个菌株赚了近百年的钱,这个菌株到底还能撑多久?我们不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颠覆式创新,没有对日本用户般的心智管理,养乐多很难在中国市场再造一个养乐多。
-
掉队的燕京啤酒,能否迎来“二次复兴”?
李平 | 作者平凡 | 编辑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1、营收创历史新高2023年,是燕京啤酒业绩颇为亮眼的一年。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燕京啤酒实现营收142.13亿元,同比增长7.66%,这
-
腾讯是最接近苹果公司的中国企业
路言 | 作者平凡 | 编辑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1最近,中国著名的互联网企业腾讯控股发布了其2024年第一个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腾讯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595.01亿元,同比增长6%,毛利润83
-
立讯精密的AB面:净利润破百亿,营收增速创历史新低
立讯精密内部对其汽车业务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这也是公司股价能否重回巅峰的关键所在。但从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不足5%的营收增速来看,立讯精密汽车业务这匹“小马”短期尚不能拉动“消费电子”的大车。未来,立讯精密的“去苹果化”之路,仍是道阻且长。
-
和平饭店背后的中国酒店航母,如何穿越百年?
金梅 | 作者平凡 | 编辑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上篇 妓院“清倌人”到女企业家
1997年,97岁高龄的董竹君出版了回忆录《我的一个世纪》,从青楼卖艺人到锦江集团创始人,她 -
海康威视:走出至暗时刻,但正陷于平庸
整体来看,经历了2022年的低迷期之后,海康威视营收端和利润端均呈现出触底回升的态势,逐季回暖的态势明显,这说明海康威视已经走出了至暗时刻,重新回到了正增长的轨道。
-
晨光股份:正在失去“文具茅”的称号
晨光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51亿元,同比上涨16.78%;实现归母净利润15.27亿元,同比上涨19.05%。
-
浮夸的造车新势力与淡定的王传福
真正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绝不是营销,而是产品的整体实力,产品的整体实力则来自企业的底层技术创新。
-
茅台怎么了?
李平 | 作者
平凡 | 编辑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1、营收增速创5年新高前不久,贵州茅台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全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505.60亿元,同比增长18.04%;实现归母 -
业绩过山车,京东方的价值争议
李平 | 作者
平凡 | 编辑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1、业绩回暖前不久,中国面板巨头京东方发布了2023年财报。2023年全年,京东方实现营收1745.43亿元,同比减少2.17%;实现归母净利润2 -
安踏与耐克的真实距离还很遥远
李平 | 作者平凡 | 编辑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1、营收破600亿元,毛利率创新高前不久,安踏体育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安踏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23.56亿元,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