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砺石商业评论
-
滴滴成熟了
砺石 | 作者1虽然作为中国老百姓最常用到的互联网应用平台之一,但滴滴公司近些年却颇为低调,很少有关于它的新闻出现。但就在近日,笔者注意到一条有关滴滴公司的消息。3月8日妇女节当天,滴滴公司发布了一份
-
曾经盛产“爆款车”的本田汽车,正在中国市场走向没落
以目前本田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技术储备和布局来看,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其在中国市场依然要面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冲击。而其过去依靠燃油车所建立的市场地位,也势必会继续滑落。
-
“传奇”麦肯锡,在中国水土不服
从首席执行官到首席财务官,麦肯锡的咨询人员纷纷在各个重要的公司中,成为实权在握的人物。麦肯锡将员工离职视为“毕业离校”,认为“员工永远不会从麦肯锡离职”,它们将雇员视为自己强有力的网络。
-
所有的行业,都值得用胖东来模式重做一遍
刘学辉、于东来 | 作者砺石商业评论 | 来源从事商业研究与商业咨询很多年,前半程时间主要还是基于一些传统的西方经典管理理论与一些西方著名企业的优秀管理实践来展开的。随着中国商业发展历程的丰富,也出现
-
从余承东“示弱”比亚迪,看华为的战略理性与战略纪律
随着问界品牌的成功,华为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也开始渐入佳境。除了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品牌,华为还与奇瑞、北汽与江淮汽车等传统车企分别合作了智界、享界与傲界(待定)等品牌。
-
这家日本饮料巨头,如何凭借一个菌株爆火百年?
养乐多抱着一个菌株赚了近百年的钱,这个菌株到底还能撑多久?我们不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颠覆式创新,没有对日本用户般的心智管理,养乐多很难在中国市场再造一个养乐多。
-
立讯精密的AB面:净利润破百亿,营收增速创历史新低
立讯精密内部对其汽车业务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这也是公司股价能否重回巅峰的关键所在。但从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不足5%的营收增速来看,立讯精密汽车业务这匹“小马”短期尚不能拉动“消费电子”的大车。未来,立讯精密的“去苹果化”之路,仍是道阻且长。
-
海康威视:走出至暗时刻,但正陷于平庸
整体来看,经历了2022年的低迷期之后,海康威视营收端和利润端均呈现出触底回升的态势,逐季回暖的态势明显,这说明海康威视已经走出了至暗时刻,重新回到了正增长的轨道。
-
晨光股份:正在失去“文具茅”的称号
晨光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51亿元,同比上涨16.78%;实现归母净利润15.27亿元,同比上涨19.05%。
-
浮夸的造车新势力与淡定的王传福
真正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绝不是营销,而是产品的整体实力,产品的整体实力则来自企业的底层技术创新。
-
再看腾讯:一家百年文化老店的崛起
路言 | 作者
平凡 | 编辑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3月20日,腾讯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在产品重点表现中提及,“腾讯视频扩大了在长视频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有媒体报道写 -
比亚迪还在持续创造新的历史
比亚迪在未来还将持续不断的创造中国汽车产业的新历史,不仅是销量规模的新历史,还有中国品牌在高端市场与海外市场的新历史。
-
比亚迪价格优势背后:真正的成本创新是技术创新
如果只是陷入同质化的价格战与参数战,而始终无法拿出自己独有的核心技术,那么退出市场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
高露洁的“散财”基因与兴衰起伏
如同一部悠扬的史诗,高露洁的沉浮记录了两个世纪的沧桑巨变。
-
这家韩国美妆巨头,如何兴衰起伏?
时势造英雄,曾经爱茉莉在韩国的崛起中吃尽了红利,而如今时过境迁,韩妆的汹涌浪潮注定成为过去。
-
奢侈品属性的劳斯莱斯,能抵挡住电动化的浪潮吗?
如何打造出过硬的实力,除了自身的研发努力之外,并购合作或许是最快的一条路,毕竟当年被宝马并购,就是一次成功的“新生”。
-
反思周鸿祎现象:为什么口才越来越好,企业却越来越差?
企业家作为当前社会中最有思想与见地的群体之一,其不应该也只是因为追求流量红利,而投入到这种激励人性很多负面因素的畸形浪潮中。
-
沈亚精明,唯品会闷声赚钱
专注当下、聚焦特卖,在小而美赛道成就了产业中独一无二的存在。